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

兴趣

这段时间,我觉得身体的确不如以前了.头经常发晕,或许真得是由于这里的营养不够吧.也或许是自己想得事想得太多了.
昨晚有位弟兄告诉我,某某希望可以在这里读书.读书,之所以称为读书,就不只是看书了.读就是要读到心中,而令书中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记得今年在这里见罗神父时,他就对我说,多看一些书,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它们写下来.他的建议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式. 不一定要照书本上写得去做,去搬,而更该有自己的一些"建地"与"思想". 但如果只是凭空而来的想法,或只是一些零星的资料所显示,那只能算是一种反省,而不能算是自己的见地. 读书源于兴趣. 每每我走进这里的图书馆.(在苦难会的会院中,有一个不小的图书馆,里面有些相当不错的书,尤其在礼仪神学方面,有些真得很不错,甚至有些,我在我自己所就读的礼仪学院中,都没有办法找到的.) 那里面的书,我的天,好像数十年没人动过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我与老神父说,为何修士们不太喜欢读书呢?他也只是笑笑而己.的确,书是不少,但真正利用起来的,却少之又少.这又让我想起自己以前的一段往事,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自己的堂区放了一些书本,我不能说那些书很好,但可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书籍了,都是我以前在修院中自己的私人存书. 我放在我自己的房间,自然我也很高兴别人可以拿去参阅,本来书就是来读得嘛.所以我尽量不会在书本上划来划去的.但后来却发现,这样做,反倒不好.书少了,变成了某些人的私有财产了.书失去了被读的意义了.有时也想,算了,或许他或她会给别人参看的,但得到的结果,却是根本不可能.书成为私有物了.
读书是一份"兴趣",有了这份兴趣,读书才能够更容易的贯通. 兴趣能产生动力,令人继续下去.但如果兴趣只在书,而不在读上,那么书就成了装饰物了.还记得一部电影,是韩国拍的,好像是爱情杀手吧.我不记得了.里面的男主人公,就是一个爱书的人.书很多,满屋,但他从来不读.他的女友来到,他也只是引介一些他曾经翻阅过的书,有些他根本就没有碰过.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一年暑期,我在一个滨海县城办学习班.那里的修女,也是爱书者,书是不少,但不读.搬个家,令我更是觉得好笑,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放在擦书本上.书如果常被使用或读,又何必要那么细心地擦拭呢?不解????
读书是份兴趣,而这份兴趣应该给读书带去一份动力.我欣赏一些人,他们不但读书,也会爱书.所以,我真真正正地佩服他们.兴趣培育他们的实践.我想这就是兴趣的真谛吧!

my reading notes (3)----why not just confess one's sin directly to God?

The answer, as history reveals, is that one can confess directly to God, but the priest is involved in the sacrament precisel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Granted that it was a very limited sense of community for many people, the role of the priest maintained at least a minimal sense of the fact that both sin and reconciliation have effects on the larger community. Even the most private sins affect the whole Body of Christ. Thus, while one can be forgiven by God directly, there is still unfinished business until the breach with the community is healed.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community is the sacrament, the visible and effective symbol, of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Lord. The priest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and offers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church; since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church is the sacrament of reconciliation with God, the priest is also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Lord, but it is the community role that is the most basic. It is an image that should not be seen by itself, because reconciliation with God is intimately linked to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Church.

2008年11月26日星期三

一点反省

昨天,为了找一份资料,花了我许多的时间在网络上。接到一条短信,是关于我现在手上的译稿的事,还好,均已初步完成。其实这翻译的东西,真得没有什么意思,但只是为了他们的益处。那是一群拥有在中国传教热诚的青年信友,他们的神师神父,希望培育他们在华传福音的热诚,搞了这么一系列的电视片,让我将其中的对话译成中文,自己想想,反正为自己也是种学习英文的机会吧。接受吧!但前题是在不打扰我学业的情形下做这事。这些天来,身体一直欠佳,头经常感到有点晕,是睡眠不足,还是药物,或是其它。我真得需要好好休息。学习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身体,学再多亦无用处。今天上午早餐时,老神父很有兴致地问我,今天上午有何计划,我说学习。他说,重要的其实有两点,一是祈祷,一是身体。学习当然重要,但缺了这两点,学习真得不算什么。老人家希望我好好休息。
前些天在网络上,有人问我,我是怎样面对一些困难的,以及我又是怎样面对一些选择的?的确,这是一件两难的问题。我也会面对一系列的困难,我也会面对一系列的选择。但如何作好的选择,依我个人的经验,除了加深自己的祈祷生活外,我真得难以想像该怎样做。生命中充满着选择,充满着我该怎样做,我该如何做之类的问题。但是其实反思过来,为何人老是思考,我该怎样做,我该怎样做这样的问题呢?心根处,还是放不下,放不开。因为心中有所期盼,是故,人就是无法放下,那个“我”。怎样,怎么,都只是一个表面的情形,但更深处,是一个“自我”无法面对着摆在那个我面前的他,她,或它。其实为基督徒的我们而言,我们所做的选择判断,往往令我们少了一个“上主与我们同在”的境遇。看看每次举行感恩圣祭时,主礼总会说:“愿主与你们同在!” 这是一个“MAY”的名子,而不是一个“WISH”的句子。为何要主与我们同在呢?为什么要与这个主相系,我们的选择才会走得上,我与他均满意呢?曾经很多次听到一些人说:“i think i can do it by my own."之类的,但为何不说,我可以这样做,因为你,主与我同在呢?让这个MAY藉着我们的肯定,而成为一个BEING呢?
老神父总是将祈祷放在他生活的首位,因为他知道除开祈祷,他的生活将没有动力。他了解这一点。昨天下午修士们打球,老人家在房间内静候着修士来通知他今天有没有晚祷。后来,当我准备去告知他,今天没有公共的晚祷时间时,他已在圣堂中了。他已开始了他的祈祷。这是一份选择。这也是一份他生命的动力源。我们忽视的,往往确成为在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看到一位朋友的博客上说,喜欢做,甘愿受。但却不禁让我相问,谁喜欢做,谁甘愿受。是你,还是你与他一起???

my reading notes (2)--the influence of Irish monks

The Irish church, generally isolated from the rest of the Church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travel across the turbulent Irish Sea, developed its own customs. The Irish did not know of the once-of-a-lifetime public penance. The Irish church was organized around the monasteries, and the abbots functioned much like bishops. It is likely that the monastic practice of telling one’s faults to the abbot or to a spiritual director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private form of penance. As the Irish monks came to the Continent to Christianize the pagan tribes of northem Europe, they brought their penitential practices with them. In their form of penance, confession and assignment of the penance were handled simply between the priest and the penitent. This form of penance could be received as often as needed, and it did not involve any permanent inferior status.

Scholars suggest that this Irish celebration of the sacrament of penance did not originally have any form of absolution or act of reconciliation. After it became popular on the Continent, however, Church officials added a ritual act of reconciliation or absolution. For several centurie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rish private penance, the bishops in local synods tried to maintain the discipline of public penance was required for public sins, while private penance was allowed for private sins. That two-track system lasted for a time, but eventually the public discipline was totally abandoned in favor of private penance for all penitents.

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my reading notes.(1)--the period for the catechuments in the early church

all notes are from the book which entitled "Penance, the once and future sacrament" by Lawrence E. Mick. Liturgical press, 1987.

Once the candidates were accepted into the catechumenate, they were considered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of faith, though they were not yet admitted to the sacraments. They entered a period of formation and instruction that generally lasted three years. During that time they listened to the Word of God, attending the Sunday liturgy with the baptized until after the homily, when they were dismissed. They were instructed in the faith and its demands, and they were expected to live the Christian way in all aspects of their lives. They joined with the baptized in works of charity and service to those in need and spent time in prayer and reflection on the scriptures.

When it was agreed that the candidates were ready to be admitted to the sacraments, they entered a period of intensive spiritual preparation lasting forty days and leading to the celebration of the initiation sacraments at Easter.

The period of purification or enlightenment culminated in the celebration of the sacraments of initiation at the Easter vigil.

After receiving the Easter sacraments, the new Christian continued their 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fifth days of Easter, reflecting on their experience of the sacraments of initiation and being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order of faith. Their formation would conclude with the celebration of Pentecost.

The whole point of that extended and complex formation process was to ensure that those who were initiated were undergoing a true conversion of heart and life to Christ.

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

忏悔圣事----第二次的洗礼

依据教会传统性的认识,忏悔圣事的建立的圣经基础,主要是以圣若望福音第二十章十九到二十三节:
"正是那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门徒们所在的地方,因为害怕犹太人,门户都关着,耶稣来了,站在中间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膀指给他们看.门徒见了主,便喜欢起来.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 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嘘了一口气说:'你们领受圣神吧! 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你们存留谁的罪,就给谁存留."在这段圣经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的,的确基督在复活后给予他的门徒们有宽恕罪恶的能力,但依据一些圣经学研究者的研究,这段圣经,其讯息更多指向于圣洗圣事,多于忏悔圣事.因为圣洗圣事是基本的宽恕圣事,我们的罪获得赦免,藉着我们与基督同死同埋同复活.在圣洗圣事中,我们领受了圣神,以及为基督团体所接纳.
为此,我们或许会问,为何以此段圣经章节作为忏悔圣事的启示基础呢? 忏悔跟随着洗礼,教会藉着这圣事宽免领洗之后的罪恶.无论是圣洗与忏悔圣事,均是赦免罪恶的圣事,圣洗,是一件步入教会团体的"入门", 而忏悔则为那些已经是教会成员一份子的信友.由此,有一点是相当清楚的,罪恶的赦免及悔改,是耶稣宣讲的中心. 而转化则是福音宣讲的重心.早期教会深明此点,于是便将忏悔圣事称为"第二次的洗礼",诚如,圣洗圣事,藉着水,令人得以重生,而成为基督身体---教会的一份子;同样,忏悔圣事,藉着忏悔者悔改的眼泪,令信友藉着教会的服务,而获得罪的赦免,以及生活转变的恩宠.

2008年11月16日星期日

reflection

今天想起一件事,有时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就是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前程的权力.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选择而努力去实现自己曾经所选择的.倘若我们细观人生,我们会发现,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充满着选择.没有什么别的理由,只因为我们是一个可以为自己作出选择的"动物".但由人的选择中,却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人品".昨天看了一部讲述一位母亲的电视剧,或许有些人也有看过.看得我热泪流,因为一位女性,用她自己的双手,成全了他儿女们的选择--成为博士. 这就是一份牺牲.没有人会愿意面对牺牲,但牺牲却体现出一个人的人品.电视剧中的那位母亲,或许是独一无二的,她不仅教会了她的子女如何面对困难,更教会了他们如何为人."人品才是真学历"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事实.有些人虽富有,但一见就可以令人感到讨厌,而有些人,虽然家境中等,却令人感到从那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
来菲律宾已有两年多,每每看到一些人,就觉得难受,而一些人,则令我感到欣慰.现代人,爱讲"帅"女孩讲求"美",但真正的美与帅,并不在外表,而更在于一个人的人格成熟.眼看许多青年男女走到一齐不久后就离开,眼见许多年青夫妇因为种种原因,而分离.这一切的一切,就在于是否真正地珍惜过自己的选择,是否真正地把握住了所作出选择的人品.婚姻如此,独身生活亦如此.我自己并不完美,但我希求自己能够完美.但很不易,因为一切都要看我是怎样选择,以及以怎样的人格去实施这份选择.
看到一些人,我有时感到伤心.他们很聪明,但他们并不精明.他们不能体验得到周遭的事物,不能感受到自己曾经被他人所"疼惜",这是份自私自利的"选择",一份只关注自我而不关心他人的选择.倘若有人说这样的人,是孝顺家人的孝子,我会更明确地说,他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孝子"而只是拥有"孝子"名份下的"自私鬼"而已.所造成家庭的困境,远远超过了他所给予家里的福利.什么心疼母亲,什么会护理好父亲.可以说,全是骗人的谎言.因为他并不能理解自己被爱过,又怎能体验到去love呢.电视剧中的母亲,或许只是一个虚拟的完美形像,但在她的身后,我想却隐含着现代母亲所缺少的那份关注.再看看她的子女,往往也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人的写照.何时才能放下自己,而作个真正意义上的"孝子,孝女",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the photos



these photos are taken in my place on which we could see the old priest whom i introduced before on my blog. i am so sorry for being late to update my blog. because so many things arround me.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一位老传教士的生活(三)

自我入住到这个会院以后,老神父就给予我很大的关怀与关注.他不只一次私下与我谈论我的英文,因为他知道,为一名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学英文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亦常常分享他自己以前在北京五个多月学习中文的经历,鼓励我尽量将嘴张开说,不要好像在嘴里含着东西一样,那样的吐音是不会清楚的.为了帮助我能够张开嘴说,他还经常以他自己以前读高中时的经历来说明.在他小时候,他是位说英文很快的学生,有时甚至他自己的家人均无法听清楚他在说些什么,每每用他以前的语速予我说英文,打心底说,一个字都听不清楚. 所以,他教我,慢慢开口,不用好像含着东西似得.当我提及无法记忆更多的单词时,他建议我去看书读报,所以自那以后,每每他家乡的教区为他邮来教区通讯的报纸时,他总是在看完后,敲下我的门,如果我没有应答,他知道,我出去了.就会将报纸放在我的门前. 有些好的文章与分享,他均会注明,而让我阅读.每每这样,他都会很开心,因为他知道,他在帮助一位需要他帮助的近人.
来菲律宾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对这里的生活起居还可以适应,但对这里的饮食,我真得是要学会忍受了.以前在圣多玛斯大学居住时,经常吃炸烤之类的东西,到此也是一样.我自己又有胆结石,有时一疼痛起来,就是一夜不能合眼,直到临晨三四点钟,才慢慢减少疼痛, 早上五点半的弥撒,我有时真得无法起身.以前有位与我同住一处的神父,他知道我上午如果没有办法参与礼仪的话,一定昨晚就是疼痛了一夜.后来,几乎所有的在此的神父们,都知道.后来这事为老神父所知道,他不断地提醒我,小心自己的身体,多注意休息. 如果哪天上午未起,弥撒后,他一定会来敲敲我的门,询问我的情形.以及需不需要一些麦片之类的食物. 如果我说需要,他会告诉厨师准备.但是,在疼痛后,我根本就没有什么胃口进食.只想好好地休息. 他了解.因为他也经常有生病的经历.偶而私下,留下一些糖,令我开胃口哟.
老神父的零用钱,一半为了赞助在cebu城的一家人,而另一半的钱,他也几乎用于施舍给那些他认为需要帮助的人.老人家很谦虚地面对一些需要他帮助的人,但他的零用也不多,只有四千比索,约合人民币近六百元吧.就这么一点钱,他往往都省下来给别人.因为他了解,他是位司铎,是位牧者.但最近,由于他自身身体状况的需要,他私下说,他真得觉得自己老了,无力再帮助了.因为他需要一些零用,作为他生活需要的支出.
此次到此,下次再续.

2008年11月5日星期三

一位老传教的生活(二)

自那以后,我就很经常与老神父一起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他时常很有兴趣地问我一些关于中国的情形.因为他深爱着中国.他一九四八年曾在中国的北京学习中文,并有一个中文的名字,傅达理.他不止一次地问我,"达理"二字在中文中有何意义.我总是回答这两个字在儒家的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达理,就在于穷物之理.于是便说他是一位很明智的人,因为能穷悟世间之理.他听到我常说他是WISER,就对我说,我是WISEST,因为可以了解WISER的意义.每天清晨,他很早起身,或许为他而言,早起是他生活的一部份.在梵二前,依据苦难会的老传统,他们时常临晨两点起床作默想,然后三点多钟再去睡.而后五点多再起.然后随着梵二召开,一些修会原有的传统亦有所改变.但老人家还是临晨三四点钟起,因为他要起身读他的诵读与日课以及做他的默想.虽然他有时相当疲劳,但他总没有停止过这样的生活习惯.
每天劳动成了他唯一的乐趣.常听这里的院长论及他说,在多年前,倘若不是因为安装了一个心脏起勃器以帮助他的心脏跳动,他到近七十岁时还可以打篮球.他喜欢篮球,棒球,以及游泳,直到现在,他还说他自己可以睡在水 面上一动不动.生活中的他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运动.如果天气好,他会戴上一副太阳镜,到外面走走看看,有时拿起扫帚打扫一下四处的卫生.但无论怎样辛苦, 他从来不会说自己累了.反而说自己越来越年青了.因为在他的内心中,有用不完的冲劲.
有一次我很风趣地问他,愿意再回中国么?他说他曾经回去两 次,他愿意在中国.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不能在那里长呆.他在中国久久呆了数月,在那段时期中,他学习中文,他与中国的小孩一起对话.每当提及中 国,他就会说,当他在北京时,许多小孩会跟着他,并指着他说:"大鼻子,大耳朵"而他也总是开心一笑,依他自己所说,他与小孩子们交往,也也从中向他们学习到一点中文.他喜欢中国.每次他分享时,他都会提及中国.他曾说,倘若那时不出来,我现在应该是在中国,是在那片大地上传福音.而不是在此,但 他亦很开心在此.在菲律宾,苦难会创建五十周年,这五十年来,他经历了许多的痛苦与艰难,但他从未有抱怨与叹息过.反而不断地感谢天主.由于当时交通不 便,不知多少次他从骡子身上掉下来.也不知多少次他走过快漫过他颈部的小溪.当时下堂区,根本没有车,只有骡子与步行.有时为到一个地方做弥撒,他需要花 许多的时间放在步行与骑骡子上.就是这么一位不怕辛劳的神父.修会见他这样辛苦,便让他接管培育后继人的工作.他在神学生会院当了两年的导师后,又要求到 堂区,因为在那里,他找到了他自己为一名司铎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一九九二年,修会再次要求他留在我所住的地方,培育神学生.这次,他接受了.他认 为这是天主给他的使命.每次上课,他都用一周的时间好好准备他课堂讲义.我很有幸地参加了他课程的旁听生.他并不是一个很严的老师,上课像是与修士们聊 天,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生活中的体验,兄弟的友爱,比只谈谈会祖灵修,更为有用.他从各方面收集资料,并结合生活实际,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编.但为了给修 会省去一比文笔开支,他将自己用过的信封,翻个面继续用于写讲课资料与准备道理用.
好了.此次就到这,欲知后事.且听下回.

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反思

人总是会反省自己的往事,生活,以及周遭一切.诚如前人所言:"人乃会思考的芦苇",人是芦苇,表明人的软弱,但人会思考,表达出人是会作出一系列反省的思考性动物. 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学科出现.试看看,哪一门学科,不具有人反省的结果.只是每种学科反思的方法不同而已.
由于前段时间,圣伯达学院礼仪研究所一部份教授要参加"礼仪论坛"的会议.他们聚首一起,针对一些当代出现的礼仪问题,作出一系列的反思与省察,令其更能"展现""基督奥迹"在这时代.令现实生活中的信友,在参与礼仪中,能以自己正确的行动性的参与, 获得基督为我们用自己牺牲所作的祭献所得的救恩. 这是份"奥迹性"的救恩. 藉着在礼仪中圣事性的行动,基督所赢得的救恩以及教会所庆祝所秉承的,均在此时此地,藉着"礼仪性象征语言""再现"于我们之中. 今天我们上课的主要内容,就是ODO CASEL 的"奥迹神学". 他的这份反思,深深影响梵二后的礼仪更新.所以可以想象得到,人,这个很软弱的动物,藉着反思,却能成就一份超过自己的年岁的工作.
我历来不太喜欢过于注重实用,而缺少反省性的事物.这或许与我的性格有关吧.因为我更注重一份经由反思得出的结果,而不只是一份现成的事物. 因为我相信,圣神将以无言的呼唤,令人更接近天主圣三内在生活.这份默启,不仅仅是秉承先人所有的,亦是在其基础上,推进.所以"反思"是相当重要.这永不仅仅是实用,可用于当前所能详尽得. 所以,历史性的研究,礼典保存,传承的维护,还有文化涉取,均在礼仪研究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只可惜自己的英文还不足够进行一些反思,我需要不断努力.前路还很长,需要加倍才行!自己勉励自己吧! 哈哈.

2008年11月1日星期六

一位老传士神父的生活(一)

这篇记事文,本来是发表在我的另一个博客中.但今天看到罗神父博客上,写着这个博客的地址,我想还是为了大家的方便,便将它复制过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因为一切都是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从一位老神父身上,我发觉,我自己不仅是"被爱"亦学会了"爱".我们本来是这样的不相识,但现在却成了好朋友.我希望过不久,可以将一些相片上传.另一方面,请读者,亦为老神父祈祷.他周一下午就要再次住院动手术.因为他的心脏起勃器,时间已久,需要更换.所以请大家为他代祷.
以下是我以前写得,当然我还会继续写完它.只是我每次用中文电脑的时间有限,故只有分部份写完.请谅解:


我原本并不想在这日志上写些什么关于那位老传教士的生活,但今天,自从我会见了由香港来此授课的罗神父时,藉着彼此分享,他一直要求我将这些分享写下来.这 是一些关于一位曾经在大陆且愿意在大陆传教的苦难会老神父的生活.由于我不是用我现在自己所用的英文电脑书写,故我愿意分成数次,将他的生活,关心及表 样,用文字表达出来.希望不仅能够为我自己,亦为别人带来一些助益,使我们真正体会到,基督徒的礼仪生活,与基督徒的实际生活之间,原来可以这样完美地结 合在一起.常人说:"修道修到家."一位修道八十多年的老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就是这份活生生地礼仪.我看还是由我搬入这里的第一天开始写他的生活吧.
去 年十一月,由于我没有机会参加圣多玛斯大学的入学考试,更由于自己完成了在那里的英文学业,故在一个月之内,就必须搬离那里,因为我已经不是那里的学生 了.二十八日清晨五点半,我的好友FR.CANDI敲我的门,并帮助我,将我所收拾起来的物件搬到下面他的私人车上.他是一位很好且富有爱心的神父,我曾 经多次由于不开心,而让他驾车带我出去走走.每次他都没有拒绝我的请求,有时还相当主动地要求.吃过早餐后,约六点半,我们就驾车离开了住了十多个月的圣 多玛斯大学校园.来到了由别人介绍并租借的苦难会会院.(the congregation of Passionist)也就在这里,我认识了这位富有爱心且关心每一位的老传教,FR.HILL.这是他名字的简写.他的领洗圣名是多玛斯. 所以他常常很有趣地说自己是多疑者多玛斯.
或许一切都是那样的巧,我与他第一次见面,是在饭桌上.我承认,我的英文还不能够达到什么都听得懂的地 步,而当他第一次见到我时,他很主动地寻问我是不是那位新搬于此的弟兄,我的回答很简单,只是一个YES. 他就用手欢迎我,并问我愿意与他一起坐,还是找另一个位子,这里有六张椅子,你可以任意选一张,而我选了与一位修士在一起.他更说,你愿意与修士在一起, 不愿意与我这位老人家在一起吗?当然我听了,也只是笑笑.但我的饭菜已打好了.就没有搬动.晚饭时,我就搬到他所在的院长的桌子上吃饭.从那天开始,我发 觉,我在这位年纪八十九的老人身上,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督徒的标记.
想知后事,下次再续.

礼仪与生活(三)

今天看到最新一期香港公教报的报道:宗座圣礼部,在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允准下,为弥撒经的派遣礼,添加三种派遣用词。就是执事在弥撒结束时所宣认的“弥撒礼成”。
(辛力社訊)聖禮部部長艾凌志樞機(Arinze)在世界主教會議上通知與會者,教廷已批准了三個選擇以替代彌撒完結前、執事或主禮所宣佈的「Ite, missa est」——現時中文禮書把此句翻譯為「彌撒禮成」。

教宗本篤十六世批准了這些選擇。在二○○五年的世界主教會議上,與會者提出應有選擇用以表達傳教精神是源於感恩慶典。

據艾凌志樞機說,教宗要求各地提交建議,該聖部總共收到七十二個建議,並向教宗提交其中九個建議,教宗最後選定三個選擇。

這些選擇將修入羅馬彌撒經書標準版的第三版修訂中,該書已於早前付印。這三個選擇為:「Ite ad Evangelium Domini nuntiandum」(中文暫意譯為「去傳揚上主的福音」);「Ite in pace, glorificando vita vestra Dominum」(中文暫意譯為「平安回去,在生活中光榮天主」);以及「Ite in pace」 (中文暫意譯為「平安回去」)。
(基督的奥迹,教会的奥迹,合一的喜乐,天国的喜宴)
( *图片取自于公教报网络)
这给弥撒礼仪增添了更广括的幅度。可以说,真正让礼仪奥迹庆祝,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细细看这三种后加的方式,除了最后一种是以平安离去为主外,其余两项则更富有传教的色彩,更可以说,富有生活的色彩,因为真正的福传,不仅仅只是宣讲,而更是一份实践,见证。一份生活的体验。礼仪中所领受的,应该且是一份责任,须要在生活中体现中。
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周遭看到一些令我伤心的例子,但我们相信,整个教会的信仰生活,还是走向最终的奥迹圆满的。这是一份使命也是一份责任。
回到我这些天所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说,生活是礼仪的延续,而礼仪是生活的奥迹。一个高峰的经验,是需要以生活的实践来作为补充的。
今天看到刚获祝圣的几位新执事弟兄,心中真感到高兴。自己做执事这么些年,看到许多,感受亦许多。尤其是与信友们一起参与感恩祭的感受。是真实的宝藏。诚如自己的恩师陈继容博士所言,“真正了解信友在礼仪中的感受,体味他们身处礼仪庆典中的心境,为你将来当一位本堂司铎,会带去莫大的助益。”我很珍视每一份机遇,不仅仅在祭台,亦在祭台下作一名参礼者的身份。细细品味不同的境遇,有很多,是在祭台上所看不到的。我现在一心想联系我已退休的恩师,但故于无法与她有电邮或信件的联系。只能希望她能在以后的岁月中,将其所学著述成书,以助中国大陆教会在神学,礼仪及信仰培育方面有更远足地进步。